【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約有兩百萬人,洗腎的盛行率在世界排名第一。這幾年,台灣腎臟醫學會及衛生福利部推行早期腎臟病照護的政策,以及洗腎前的準備與照護。然而,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家族有腎臟病史、老年人、心血管有問題的人等等。另有一些因素會影響腎功能惡化的程度,如抽菸、高蛋白飲食、三高疾病、代謝症候群、蛋白尿、貧血、高尿酸等等。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內科黃子青醫師表示,腎臟病早期症狀有些人會有蛋白尿、血尿、水腫(包括臉部、腳等其它部位)症狀發生,但多數人是沒有症狀。可怕的是,腎功能初期惡化時常常沒有症狀,抽血肌酸酐也可能正常,等到抽血異常時,腎臟功能可能只剩下原有的四分之一。黃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其中以第三期的病人較多,也是我們希望能夠治療,延緩及避免進入洗腎的對象。
黃醫師說,治療腎臟病必須從多面向著手,生活型態的調整,包括戒菸、避免過度飲酒、飲食控制、少鹽(每日五克) 、飲食清淡及規律的運動,若體重過重者,則需減重,且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對於心臟和腎臟的保護也很重要。黃醫師又進一步說明,第一期到第三期的腎臟病則是避免高蛋白飲食(<1.3克/公斤/日),第四期及第五期的腎臟病需低蛋白飲食(0.8克/公斤/日)。有蛋白尿的高血壓患者,適當使用保護腎臟的降血壓藥物,血壓控制的目標逐漸調整到130/80毫米汞柱,有助於減緩腎功能惡化。
黃子青醫師提醒大家,對於腎臟病第三期後期、第四期、第五期、肌酸酐上升太快或腎絲球濾過率下降太快的病人、持續蛋白尿每日大於500毫克(或白蛋白尿大於300毫克)、使用超過3種降血壓藥物仍無法控制者、持續血鉀異常或是廣泛或復發的尿路結石,建議至腎臟科治療及追蹤腎功能。如果腎功能仍舊變差,適時做好血液透析(俗稱洗腎)、腹膜透析或是腎臟移植的準備,以及洗腎管路的建立,以免尿毒症出現後,必須緊急放置雙腔導管,還要冒著出血、感染的風險。
黃醫師呼籲,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中草藥、黑藥丸,如果服用合格中草藥,也需定期追蹤腎功能。濫用止痛藥也可能對腎臟有傷害,建議使用止痛藥最好是合格醫師開的處方籤。糖尿病及腎臟病病人在腎臟科醫師及相關醫師診治下,配合衛教師及營養師的指導,相信可以創造出「腎」利人生!
圖說: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內科黃子青醫師呼籲,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黑藥丸,治療慢性腎臟病必須從多面向著手,及個人生活型態的調整,才能創造出「腎」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