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成大斗六分院腎臟科醫師趙若雁表示,根據統計台灣人口中有腎臟病的比例高達11%,其中較初期的腎臟病約占四成,較後期的約占六成。民眾想知道腎臟功能好壞,最初步的方法是抽血看腎功能指數,也就是所謂的肌酸酐,另外,再加上尿液檢查,檢查是否有蛋白質流失。若初步檢查腎功能指數異常時,建議進行腎功能分數檢查,利用公式,帶入了年齡、肌酸酐值、性別等個別條件,去預估腎絲球過濾率,腎絲球過濾率的高低影響腎臟病的分期,分數愈低,表示殘餘的腎臟功能愈不好,肌酸酐指數也就愈高。
趙醫師指出,有許多民眾因為誤信偏方而導致腎臟病,因此,呼籲過度誇大功能的不實藥品、來路不明的草藥、常見的強力止痛藥不可隨意服用。同時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已顯示,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可能會造成慢性腎衰竭,也易罹患泌尿系統的癌症。同時民眾若發現有腳水腫或小便有泡泡且持久不消,可能要擔心是腎功能異常或是有蛋白尿等腎臟疾病,應至合格的專業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追蹤。趙若雁醫師說明慢性腎臟病分成五個階段,第一期是腎臟已損傷,但腎絲球過濾率尚正常的病人;第二期則腎絲球過濾率開始降低;第三期指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60 mL/min/1.73m2者;第四、第五期是腎絲球過濾率低於30甚或低於15 mL/min/1.73m2者,越接近後期的民眾便愈可能進展至需要透析(洗腎)的情況。
趙若雁醫師特別強調,民眾平時即要控制好個人的血壓、血糖、尿酸,減少痛風發作,便可保護腎臟。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者需特別嚴加注意飲食。某些降血壓用藥,其實有保護腎臟、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但是使用藥物前需與醫師討論並定期追蹤。治療腎臟病不二法門是要配合醫師、營養師、衛教師的治療,較後期的腎臟病病患,需攝取低蛋白、低磷鉀食物並有足夠的營養,同時補充適當的水分,才可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尿毒症狀,並延後開始透析(洗腎)的時間。※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