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長鄉五塊社區讀冊館,為推動地方知識門戶,提供個人及社團終生學習及文化發展的環境,協助地方教育,並積極參與社會文教活動,默默為教育文化耕耘與無私貢獻,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推薦為102年績優私立圖書館,臺灣省政府林政則主席親自公開表揚及肯定,頒贈匾額及表揚狀,嘉勉私立圖書館對地方的貢獻。
為落實馬英九總統「文化興國」的治國理念、「優質文教」的施政重點,及行政院江宜樺院長指示,發揚臺灣軟實力,鼓勵文教發展,服務基層民眾,並表彰地方仕紳興辦私立圖書館。臺灣省政府於102年11月25日(星期一),在臺灣省政資料館簡報室,首次辦理102年「臺灣省績優私立圖書館」表揚,藉此肯定地方熱心人士興辦私立圖書館之用心,並感謝服務人員平日為教育文化默默耕耘與無私貢獻,接受表揚的績優私立圖書館計10所,績優個人計8位。
獲得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推薦的雲林縣元長鄉五塊社區讀冊館,創辦人為吳永修前理事長,現任理事長黃瑪莉,創設於民國100年1月,創辦理念除了提供資料查詢,未來可以搭配農業的研習活動,年輕農民可以在此看書,老農也可以透過講座或課程學習成長,促進農民彼此交流。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84年,但幾乎停擺,鮮少舉辦活動,後來政府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社區居民期待爭取經費建設家園,慢慢醞釀組織社區力量,村民吳永修被推選擔任理事長後,為了家鄉到處奔走,才有機會完成「讀冊館」的夢想,老農 蔡振明 先生(阿明伯)賣萬斤稻穀蓋「讀冊館」的善行故事,似乎也成為引爆臺灣社會向善的力量。
「讀冊館」原本是一間破舊的廢棄教室,在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吳永修及老農阿明伯的努力付出下,民國100年1月正式落成啟用。原本缺書嚴重,經媒體報導披露,獲得各界愛心的支持,隔天竟湧入了三百多通電話,還有美國的留學生看到消息,請嘉義的母親和姊姊送書到雲林,共同響應捐書的活動,兩年多來,民眾捐贈的二手書,源源不斷的送來。
目前館藏書籍已有兩萬冊,為了配合學校作息,每星期三、六、日對外開放,也有志工輪值服務。採取「良心借書法」,只要登記簽名,就可以帶回家閱讀,村民都會乖乖歸還。運作以來,已經有三、四百人借書,且不限五塊村居民,範圍擴及鄰近村落。不僅是閱讀中心,也是五塊社區舉辦藝文或休閒活動的場所,加強居民的互動,凝聚社區的力量,收藏的不只是書,也裝載著社區的未來。慢慢培養居民的閱讀風氣,鄉下常見隔代教養的狀況,假日的時候,阿公阿嬤帶著孫子到「讀冊館」,有些老人家雖然看不懂書,但孫子會念書給他們聽,達到親子互動的功能。
省府表示,五塊社區讀冊館,無私回饋社區、鄉里的感人故事,令人動容,他們的優良事蹟,令人敬佩。尤其是在教育資源相對弱勢的偏遠地區,提供個人及社團終生學習及文化發展的環境,這種默默行善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典範。
圖片省府新聞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