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27)日上午於縣府親民空間舉辦「雲林縣清溝大作戰成果記者會」,由縣長張麗善親自出席,並由環保局張喬維局長率領團隊發表成果報告,邀請地方媒體、里長及公所代表共同見證縣府在防汛整備與環境治理上的具體成果。
為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短延時強降雨與登革熱防治需求,雲林縣自113年啟動為期三年的「清溝大作戰」,截至目前成果顯著:全縣清疏長度達1,211.86公里,清除淤泥35,615公噸,累計出動6,524車次、動員13,048人次。這些成果有效改善易淹水區排水功能,颱風豪雨過後淹水通報案件明顯減少,也讓縣民在面對極端氣候時更有安全感。
環保局張喬維局長表示:「清溝工作看似平凡,卻是防災系統中最關鍵的一環。我們不只是在清除淤泥,更是在清除潛在風險,為每個社區築起安全防線。」
縣長張麗善指出,除了縣內清疏成效亮眼,雲林縣環保局在花蓮災後更於第一時間出動10台高壓沖吸清溝車與專業團隊,跨縣協助光復鄉清理受災地段。歷時15天共完成3,212公尺清溝長度、清除 816 公噸 淤泥,不僅展現雲林在防汛整備的專業能力,也體現「同島一命、攜手前行」的社會責任與行動力。
記者會現場特別設置成果展示,分區呈現「計畫背景」、「數據成果」、「代表案例」及「花蓮馳援專區」,並搭配清溝車輛照片、前後對照影像,讓民眾與媒體能直觀了解政策執行的深度與成效。
環保局指出,未來將導入智慧監測技術與預警系統,建立跨縣市合作支援網絡,並持續推動公私協力,讓清溝作業從「定期清理」進化為「智慧預防」,朝「零淹水、零孳生源、零登革熱」的永續願景邁進。
張喬維局長強調:「清溝不只是工程,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以行動守護雲林的潔淨與韌性,讓清流常在、幸福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