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AI智慧畜牧技術媒合暨成果展示會」21日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登場,集結臺科大、屏科大與雲科大等多所大專校院共同展示技術成果。活動吸引畜牧、水產、農業、法人組織與學研單位熱烈參與,包括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何勝泉科長、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許根尉執行長、雲林科技大學校友會蘇振毅理事長等多位產官學研界重量級代表到場支持,現場洽談氣氛熱烈,展現台灣智慧農畜業邁向AI智慧化的強大動能。
副縣長謝淑亞指出,雲林縣作為臺灣重要的農牧大縣,從豬隻、乳牛、水禽到農業生產皆具全國指標性,擁有完整而多元的產業聚落。有鑑於農畜業長期面臨產量提升、疫病風險與品質穩定等挑戰,本次媒合會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共同舉辦,邀請臺灣科技大學謝易錚教授、屏東科技大學吳庭育教授、龔旭陽教授與潘建良講師,以及雲科大陳士煜教授等,共計9組研究團隊發表AI智慧畜牧技術,包括:豬隻活體瘦肉率預測、鵝隻異常行為偵測、酪農產業數位轉型、AI病蟲害偵測、箱網養殖水下預警系統、高光譜農產品瑕疵檢測等成果,展示區人潮不斷,多名牧場主與企業代表皆積極詢問導入可能性,顯現市場對智慧化技術需求殷切。
雲林科技大學張傳育校長表示:「雲林是臺灣最具發展潛力的農畜重鎮,而AI正是帶動下一波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雲科大將持續投入智慧農畜相關研發能量,成為產業最可靠的夥伴。」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何勝泉科長強調,政府積極推動AI與產業深度結合,而農畜業是最能展現實質效益的應用場域之一。藉由媒合會加速技術商轉與場域導入,讓AI真正走進農牧第一線。
本次媒合會成功搭建學研與產業橋樑,與會者一致認為,這是雲林農畜業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應持續擴大場域,讓農民、畜牧業者與養殖業者在第一線真正看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