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萬眾矚目的「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即將於5月24日(六)於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登場。
今(14)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雲林縣口湖鄉李龍飛鄉長、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田日蒸理事長,以及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老師、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計畫主持人蔡旺晉老師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邀請民眾於5月24日,一同來到成龍濕地,再度感受這片土地的堅韌與美麗。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成龍濕地曾經是一片地勢較低的農地,因超抽地下水地層嚴重下陷又接連受到颱風侵襲,引發海水倒灌,原有約100公頃農地逐漸演變成現今的鹽分沼澤溼地,而村民原賴以維生的農業,變成以養殖漁業為主,生活困難。然而,成龍濕地與全國其他濕地最大的不同,在於濕地與村落居民共生共存,休戚與共,有這群居民守護自己居住的濕地,由下而上的影響民間團體、地方政府與中央機構,現在也正朝著其他濕地推廣單位推展生態保育、藝文扎根、向海洋學習的示範基地前進。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流動藝術饗宴」是文化觀光處於疫情期間發展出的活動品牌,大幅度改變表演形式,讓原本熟悉的室內演出,搬到戶外,與大自然、古蹟歷建融合一體,其中「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更是經典安排,以夕陽落日餘暉的光芒與濕地水面相互倒映出的景色為舞台背景。
陳處長表示,「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斬獲德國Reddot 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Award、美國IAA MUSE CREATIVE AWARDS、義大利A’Design Awards、荷蘭Indigo Design Award等6座國際大獎。
陳璧君指出,2010年起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延續至今的「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以環境藝術為核心,引領社區居民與社會大眾關注溼地與人的環境議題,成為國內自然生態結合環境藝術季的標竿村落,成龍社區儼然成為地方創生(藝術創生)的示範點。
透過藝術行動,創造亮眼的參與人次,更成為媲美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創生的成功案例。濕地生態與藝術相互融合,帶動社會大眾關注濕地與生態的環境議題,並結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讓成龍濕地從逆境中翻轉,創造地方產業經濟提升,擾動成為「生態保育、藝文扎根」的國際永續藝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