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14)日上午10時,於縣府一樓親民大廳舉辦「111年度雲林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在幼兒園小朋友熱情舞蹈中展開,現場座無虛席,雲林中小企業展現創新和創意,多款新穎的商品首度亮相,活動熱鬧又有趣。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辦理地方型SBIR計畫今年已邁入第16屆,儘管縣府財政拮据,仍然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政策。112年度地方型SBIR總補助經費超過1000萬就是最好的證明。今日辦理的111年度成果展,現場有展鮮農業生技等20家廠商接受輔導,研發成果亮眼。農業農產品加工類補助10家、文創類4家、工業4.0類3家以及紡織類3家,每個計畫成果都非常吸睛:農產加工類有業者利用牛蕃茄作成面膜、開發烏魚子乾拌麵、青木瓜涼麵,還有地瓜葉作成的黃金翡翠地瓜飲;紡織類業者研發數位化藍染技術,保留傳統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工業4.0製造生產業者順帆風機工業所開發的節能水冷扇,結合遠端監控及大數據,讓傳統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拉開與同業的距離。業者的巧思創造了新的產業藍海,創新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價值,領先業界同行,成為價格和價值的決定者。
建設處長李俊興指出,縣府辦理地方型SBIR,持續輔導在地中小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工作,每年度廠商均提出許多具創意及新穎的優質研發計畫,透過專家學者甄選會議,選出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性的計畫予以補助開發,開發期程以6個月為原則,這幾年來錄取率都不到5成,競爭相當激烈,能脫穎而出的業者,都有相當的實力。今天的成果發表會,是111年錄取接受補助的廠商,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研發,輔以專家學者的專業建議,才有最終的產品與大家見面。
李處長說有些業者已經迫不急待去申請了雲林良品,李記烏魚子的乾拌麵就是一例。業者的努力我們一定全力支持,研發之路縣府陪伴大家一起走。雲林縣地方型SBIR每年都會辦理,且個別廠商都有兩次的錄取機會,雲林業者千萬不要放棄申請的機會;此外,業者也可以嘗試其他中央政府資源,如SBIR、CITD、SBTR及SIIR等計畫,協助完成研究開發的目標,對於已錄取過兩次的業者,縣府也可以協助推薦到中央,以獲取更高額度的補助。
李俊興處長強調,縣府將持續優化計畫執行,改善計畫行政流程,強化計畫執行效能,透過陪伴輔導,讓每一家錄取業者提升計畫撰寫能力及計畫執行能力,為申請中央型計畫厚植實力,並利用雲林良品等行銷通路,將研發成果推廣出去。歡迎想從事創新研發的中小企業加入雲林地方型SBIR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