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雅淳/雲林報導】全國首創的酸菜尾廢棄物及滷水所製造畜牧用鹽磚,在縣府、學界及產業界不斷努力研發下,終於開花結果,近期將正式邁入量產階段,預計可銷耗5760公噸酸菜尾及滷水,初期可處理大埤鄉內三分之一的酸菜尾及滷水,未來增加產能後,一併解決大埤鄉境內所有酸菜尾及滷水所產生環保及衛生問題。
由雲林縣政府、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台灣大學及中興大學等單位合作研發畜牧用的鹽磚,3日上午在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正式亮相,縣長蘇治芬、農業處處長呂政璋、大埤鄉鄉長謝明平、縣議員蔡孟真、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主席劉國雄、台大教授徐濟泰教授及莊秀文教授等,一致讚陳b牧用鹽磚提高全國酪農生產效益外,也一併解決大埤鄉長期酸菜尾及滷水的環保衛生難題。
蘇縣長表示,早期農民在酸菜起出後,都將滷水排入田間的溝渠,造成大埤鄉土地的鹹化,而酸菜進行分級包裝剩餘的酸菜廢棄物,多以就地棄置、掩埋或焚化等方式處理,影響整個大埤鄉的排水系統及環境衛生,未來酸菜尾廢棄物與滷水製造畜牧用鹽磚正式量產後,除將酸菜生產廢棄物再利用外,也一併解決國土保育的難題。
圖片來源:由雲林縣政府公共關係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