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月子/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推動安全農業有成!再添112位有機農業生力軍;雲林縣政府舉辦105年度有機暨設施專班結訓典禮,縣長李進勇親自頒發證書給結訓農民,並承諾縣府將與農民們在有機農業之路上一起攜手努力。
李進勇相當佩服在座學員們通過180小時授課時數的考驗,成為真材實料的有機農業尖兵,他強調,有機農業不僅是世界之趨,更是愛地球、親土地的表現,雖然這條路走起來並不輕鬆,但只要方向正確,不管再遠、再難,縣府一定會陪著大家走下去。
 李進勇更驕傲地說,雲林縣104年的農業產值為729億,佔全國總產值15.4%,為全台第一,這個數據代表農業可以在異常氣候以及疾病侵襲的逆境中成長,顯現雲林農業無可限量的潛力;明年的2017台灣燈會,縣府也專門為在地農特產設置了100個攤位,盼望農民們卯足全力準備,讓更多人知道農業是雲林的榮耀。
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黃振家指出、肯定在場農民們走在時代的尖端,感謝大家愛護地球的實際行動;黃振家更說,雖然雲科大沒有農學院,但是校內的設計學院積極推動產品包裝、行銷策略等課程,希望協助在地農產提升競爭力,例如推動斗六三小市集的成員就是雲科大的畢業生,透過小農與消費者一起認識土地的行銷方式,已經把在地農產的版圖拓展到嘉義和台北,讓雲林質優味美的農特產更廣為大家所知。
 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辦理的105年度雲林有機暨設施專班培訓課程,自6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在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元長國中、台西國小上課,採分區分班授課,開設4個班級,採夜間及假日上課,包括培訓課程150小時,以及特別利用假日,規劃師徒制訓練課程30小時,結訓總時數為180小時,112位學員全程參與上課,取得結訓證書。
 有機專班首創師徒制課程,藉由老師傅傳承獨門功夫,避免新手農民走冤枉路或浪費資源,並強化初學者信心;上課過程中,還針對初級班學員輔導成立「雲蘆」社群交流平台,讓學員有溝通、請教、交流的平台,藉團體之力凝聚學員進步的動力。
 活動現場更設有攤位展示農民自己栽種的有機特色作物,許多農民也透過此機會互相交流栽種心得。雲林縣以「安全農業」為施政主軸,縣府持續鼓勵農民發展有機農業,在農民教育方面,已先後開辦社大精英農民培訓、地方特色作物暨安全農業推廣專業培訓、有機專班、農民大學等多項短中長期培訓計畫,提供農民學習環境,建立農民教育體系,希望有興趣的農民踴躍報名參加訓練。